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对颜色的理解。Raj Dasgupta博士坚持认为如果从未实际看过颜色,那么在梦中也不可能看到颜色。Kuusisto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盲人一直都能看到颜色,不过对颜色的定义也许稍有不同。所有的名词都有一个基本定义,但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这个名词表达的意思也会稍有不同,不过这仍然不妨碍我们用词汇进行沟通。但是一个盲人理解的小甜甜布兰妮可能和视觉完好的人所理解的有很大差别。其实即使是视觉完好的人之间对布兰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Kuusisto说“即使从未见过蓝色,当别人形容说蓝色就是大海的颜色,你就能对蓝色这个词形成意像,不过反映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谓蓝色。希腊人就认为海洋呈紫红色。”
Dasgupta博士的研究指出视觉完好的人和盲人的梦的主题也是非常不同的,比如盲人的梦就鲜有反映社会交往情形的。人们讨论最多的“发现”是,盲人比正常视觉的人作恶梦的次数多四倍。当实验参与者年龄较大,或者曾经拥有过正常视力,作恶梦的频率会下降。导致恶梦的原因可能是恐惧感和焦虑。而出现这种情感可能是因为没有视觉。Kuusisto则指出和视觉正常的人不同,盲人的昼夜节律和褪黑激素的释放并不能根据光照来调节,这导致盲人有更多的睡眠问题。不过他从未听他的盲人朋友们说过作的恶梦比别人多。这里也再次重申,Dasgupta博士实验中的盲人参与者们并没有觉得他们自己作恶梦的频率很高。
只注重实验方法和生物反应的科学家,也许很难接受主观感受会比客观条件更有研究价值的这个理念。Kuusisto说:“Dasgupta博士坚持认为梦的内容与想象相关,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完全由外部感官决定。我不太同意,我认为梦是个性化的,美丽的,神秘的。”
推荐阅读
相关报道
推荐图片
网友推荐
热门图片
精彩看点
热门推荐